辣文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盛世国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2

分卷阅读172

    怕触犯到谁的利益,最后落个不得好死的地步。

铁也就算了,钢铁一直是“国营”,上次炼钢法直接给了皇帝,皇帝又瞒得紧,所以并未引起什么风波。

盐这一点,他一直不敢触碰。他一直以为盐是专卖,若是贸然提高盐的产量,是不是砸盐商的饭碗?

结果宿谊到了青州之后,才知道自己想太多。现在盐不但自由产销,而且因为产盐工艺太落后,根本没有成气候的盐商。现在盐都是以小家为单位,小商贩自产自销。

清朝盐商那么牛逼,是因为明清引岸制度,即盐运使衙门收钱后给商人盐引,商人有了盐引之后就能向盐户买盐,并且销售。稍稍有点脑子的人,看着这个制度,就知道盐商可以从中获得暴利。那时候盐商基本上是世袭。

现在没有引岸制度,自然没盐商什么事。所以宿谊之前想了那么多,是自己吓自己。

不过宿谊可不知道什么引岸制度,什么盐商的来源。他只知道盐既然不是官府专卖,谁都可以买卖,那在商言商,慕晏的庄子制造了盐,拿出去卖总是可以的。

反正慕晏如果不反对,那就是没问题吧?慕晏现在可是青州老大呢。

宿谊只是想着,怎么让慕晏那贫瘠的庄子能尽可能的被利用起来。但慕晏一听宿谊计划,就知道,这是可以在整个青州推广,让整个青州更加富裕的计划。

大片的丘陵可以种玉米,粮食产量提高了;有新的制盐方法,盐的产量提高了。粮食和盐的税收是国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税收,这两样提高之后,青州的赋税收入就提高了。

赋税,就是地方官的政绩。

慕晏忍不住又抱着宿谊啃了两口。宿天师被人当活神仙供着,不是没理由的。看,刚到青州,宿天师就拿出了一个会让整个青州百姓受益的计划。

宿谊不好意思的擦了擦脸颊上的口水,道:“其实我没想那么多……而且啊,盐也就算了,在丘陵种玉米,你也能想到啊。”

慕晏道:“我是能想到,但是我没那么多粮种啊。若是朝廷不侧重青州,我是拿不到种子的。”

宿谊道:“我就不信,以你的能力和人脉,真没办法。”

慕晏微笑。他的确有办法,但是宿谊说起种玉米的时候那轻松的样子,明显是能直接拿出种子吧?慕晏是最接近宿谊秘密的人,他知道宿谊是真的能凭空拿出东西来的。

不过为了替宿谊遮掩,他还是会做出四处寻觅玉米种子的动作。

宿谊道:“不过推广起来,会有难度吗?我看你刚来,就有人想针对你。”

慕晏毫不在意道:“针对我是正常,别忘了谁在打下青州出的力最多。”

宿谊道:“好吧,你那名声太可怕了些。你跟大部分青州地方豪族都有仇吧?”

“可以说有仇,也可以说没仇。”慕晏轻笑道,“他们不敢跟我有仇。所以陛下才会放心让我来青州。”

宿谊愣了许久,才明白慕晏的意思。大概是慕晏把这里的豪族都打怕了,所以反而比其他人更轻松一些。

“我现在也带着兵呢。”慕晏道,“我的下属许多,都是跟着我从青州一路……嗯,又回到青州的。”

宿谊忍不住为这里豪族默哀一把。

虽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但是若是那强龙已经把这片地烧成一片焦土,把地头蛇杀过一遍,差点让地头蛇们灭绝呢?

大概那强龙只在那片地的上空晃悠一圈,那些地头蛇们都会钻进地洞里瑟瑟发抖吧。

偏偏因为青州当时的占领者十分残暴,横征暴敛。所以慕晏打下青州,反而得了青州民心。

宿谊有些期待今后的日子了,一定很有趣。

第115章

宿谊定下计划之后,慕晏就开始派人实施。

虽然海岸地方因为土地贫瘠,购买并不难。但齐鲁之地自古产盐,有许多盐贩盘踞在此,若要一一收付,比较困难。慕晏思索之后,让人快马加鞭递折子给皇帝陛下,说要给青州搞个试点,看能不能先实施朝廷所说的收紧盐政。若是青州实施的顺利,就可以全国慢慢推行;若是青州实施的不顺利,朝中也好再做打算。

盐铁一直是重中之重,朝中本来就为盐政的事吵过无数次,现在是被北疆战事和鸦片之事绊住了脚步,才没有再吵下去。慕晏此次折子递上去之后,朝中很快就一致通过了。

盐政之事,迟早得拿出来再讨论,现在慕晏想要先在青州试验一下,这对朝廷政策推行是有益的。

地方试点什么的,从古至今一直都有。

这时候的地方官权力还很大,刺史军政合一,实施许多政策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报备中央。若是离京城远,中央政令到达困难的州,刺史如同土皇帝。

皇帝一直在思考这事。不过现在他就算要改革官制,也是从中央开始,所以地方暂时不会动。

慕晏其实完全可以自己直接做决定,不必报备朝廷。不过慕晏既然能成为皇帝心腹,这些方面把握的很到位。但凡大事,他宁可累死几匹马,也不会擅作决定。若是必须抓住时机,来不及报备的,那也一定是在做的同时,就派人去告诉皇帝,顺带说明自己没有提前报备的原因,并且请罪。

皇帝虽时时刻刻说慕晏太迂了些,但慕晏这样做法,显然让他越发信任看重。

盐政之事并不急,慕晏便等着京城的回复。不过这一段时间他也没闲着,以私人名义购买海岸线附近的土地。除了为以后制盐做准备之外,他还得为造船出海打掩护。

而且以皇帝的慷慨,他自己买的庄子晒出来的盐,肯定归自己。

就算朝廷同意,他也不过是收拢零散盐户手中的土地,挂靠官员的豪族的土地肯定不能说收就收的。这是政令推行的潜规则。

不过宿谊信心满满。封建社会就是强权,征收土地的时候完全不担心钉子户。本来他还以为必须缓缓图之,结果慕晏直接一封折子,上达圣听,直接就变成政府行为了。

有了那么多地盘,宿谊坚信自己能晒出大量质量上乘的盐,到时候地方豪族算什么?在商言商,统统击垮。

为什么明明在元明时期,就已经发现的晒盐方法,直到清末,也只有福建等地少数零散盐户使用?因为晒盐需要大量的地方和统筹的劳动力。晒盐不是小家小户能做到的事。

这就跟种地一样。即使在工业化之前,农场和农户也是不同的。农户若和农场竞争,是不可能竞争的过。农场面积大,可以统筹安排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物力。

这就是规模化经营。

晒盐这个“晒”字,就可以看出它需要的地盘和设施,绝不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