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文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

分卷阅读25

    服饰却比常与大商争锋的东夷各部还要野蛮几分,不是他不讲究,而是句吴就这么个条件。

季简和姬昌是一辈儿的,而帝乙将太好嫁予姬昌为妻,所以比干和季简也是一辈儿的。

句吴和周部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所以季简在朝歌表现得十分的谨小慎微,他的态度取悦了殷都之内一众的内服官。

比起季简来,他的堂兄姬昌显得“不识大体”许多,而且大商的人是很记仇的,先帝帝乙因为周部攻商,为了不腹背受敌而被迫归妹,没有谁会轻易地忘记这个耻辱。

在比干的示意下,以及有心人的推动下,频频有人去与季简接触,明示暗示他是否有认祖归宗之心,想不想回到周原,去与他的堂兄姬昌争锋。

季简:你们实在是太高看我了。

但是对于姬昌这个并不熟悉的堂兄,季简也没有太多的感情,就算他回到了周原,人走茶凉,周部经过季历和姬昌父子两代人的经营,已经不是他能够插手的了。

比干:大商粑粑就在这里啊,季简你看看我啊,粑粑能帮你怼他啊!

当然了,明面上,大商给予句吴的册封是让他们行使抗击南蛮、东夷的职责,发挥和周部在西边一样的作用。

句吴所处之地一直到西周还被认为不是什么好地方,吴越楚这三个国家经常自己玩,因为中原诸侯国都不乐意和他们玩,嫌他们不是礼仪之邦,所以就算他们扩张,对大商的威胁也没有周部大。

帝辛四年,从去年的下半年起就带兵出征的帝辛终于回京了,这时候季简还在朝歌没走。

这就需要讨论一下路程问题了,句吴所在地里大商极远,按照周朝制定的朝觐制度,他们属于那种一辈子只用去朝见一次周王就行了的偏远诸侯国,因为在路上需要花费的时间太多了,远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解决的。

而在情况要比周朝复杂一些的商朝,还需要注意还没被消灭的东夷的进攻,所以路上还要增加护卫工作,走得就更慢了。

所以季简来到朝歌以后,实际上距离他收到朝歌让他去朝觐的通知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见到帝辛也不稀奇,更何况,作为大商新加封的小方国,季简也确实要见帝辛一面才行。

大商许多代以前实行的是松散的贡纳制度,硬要举个例子的话,有点像日本德川幕府之前的那两个幕府,将军家虽然权势广大,名义上是天下之主,但是其余的邦国其实并不受其统辖,俨然自成一家,容易做大,实行这种制度的大商和真正的封建王朝是没法比的。

历代商王也有意加强对周边方国、部族的控制,目前颇见成效,最近几代商帝时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朝觐模式,大致上是三年一朝,更近的朝觐时间缩短,和周朝规定的诸侯近者每年一朝,远者三年一朝,更远者继位时入朝已经颇为相近了。

帝辛是个急性子,做事情总想着一步到位,好在比干是教导他的师傅,从小时候掰起,总算把他的性子给掰过来了。

历史上的帝辛应该是自己把自己给玩脱了,毕竟是个急性子嘛,又是个聪明人,总觉得自己做得是对的,从长远的未来看也确实很正确,但是短时间内却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

虽然殷商的史料在后世属于匮乏状态,但是历史总是相似的,隋唐的史料可不像殷商一样难以获取。

杨广是怎么死的?硬生生把自己作死的呗!

他把自己作死了以后,他大修的京杭大运河、创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可是整整造福了整个后世,不仅仅是一个李唐王朝啊。

所谓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实在是令人垂泪。

跨半步是天才,跨一步是疯子,比干觉得历史上的帝辛大概就是在天才和疯子之间游移,最后步子迈太大,把自己作死了,和杨广是何其的相似。

当然了,作为穿越者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和历史上相比,大商的某些制度不需要帝辛推动,在他出生之前,比干就已经鼓动着老爹、老哥开始干了,有了文丁和帝乙两朝的缓冲,冲击也会小很多。

只要帝辛不再像历史上那样,征战频繁,把整个东夷都灭得差不多了,弄了一大堆俘虏,最后弄得商军出征在外,内部兵力空虚的时候被周人趁虚而入,一大堆俘虏在牧野倒戈,大商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最起码,周人绝不可能做到一呼百应,起兵反商的时候,还有诸多对帝辛的政策不满的部族方国群起响应。

帝辛大胜归来,又逢三年朝觐日期,便要季简继续留在朝歌,到时候也好认亲。

显然,帝辛可不是好心好意让季简能和姬昌堂兄弟相认,毕竟泰伯、仲雍又不是无故与周部失散的,他们远走的“罪魁祸首”本来就是姬昌。

等到方国侯、伯们都在朝歌聚集得差不多了,西伯姬昌依然没有到达,而他这人是不愿意被大商捏住把柄,一向表现得最为恭谨的,这种迟到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在姬昌身上。

又过了几日,姬昌才赶在最后一批到达,因为他这也算准时,所以也没理由惩戒他。

不过看姬昌新添白发无数的样子,显然最近有一件让他极烦心的事儿。

子干日记:

知道姬昌过得不好,我就开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的存稿快没了,懵逼。

然而并不是很有动力多码几章,继续懵233333

第18章黑手

姬昌姗姗来迟,有心人当然想要知道周部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比干仿照后世诸如锦衣卫、血滴子的一系列机构在大商时代训练了一批专门打探周部消息的探子,真是用生命在怼周部,所以很快,他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周人对朝歌这边的消息也是很关注的,所以季简作为他们家亲戚被请到朝歌的事情很快在周部传开了。

伴随季简的名字出现的还有泰伯、仲雍二人的名字,通过追忆这两位姬昌孝友的伯父,周部内部再一次掀起了要求换继承人的浪潮。

比干:伯邑考同学,我到底该说你什么好呢?你的人缘不行啊!

当然实际上,周人权贵要求更换继承人和伯邑考的人缘关系不是很大。

大商的传统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而且历代商王中,与先王互为兄弟的实在不少,可能连续三四位商帝都是同父所出的兄弟,而这个传统,无疑也影响到了周边的方国部落。

即使是在继承人确定之后,他的兄弟依然不会完全打消自己的野心,这也是应有之义。

关于伯邑考之死,以及姬昌的继承人最后为何会是姬发,后世的史学家们也多有讨论。

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伯邑考兄弟十人中,德重才高者唯有日后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