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文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民国明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8

分卷阅读88

    上买菜,猪rou总是会切半斤的,要二十只铜板。鸡蛋买五个,就只要五个铜板。再买些青菜豆腐,共算起来,也是五个铜板。

一只大洋拆开了,换成二百只铜板,就足够一个四口之家五天的菜钱了,还是那种丰盛的吃饭,顿顿有rou,炒菜做汤,荤素搭配。

小资太太们日用会买香皂,只要十个铜板,还可以和老板讲讲价格,让人家附送一小盒的洋火柴。

小资太太们花一块钱,就可以买一块洋布料,如果自己动手剪裁制作成旗袍。穿出去做客,也是很体面的。

先生们就有点贵了,做一身烤绸的长袍,往往要三块钱。可如果这样置办一件,那也可以算是一样永久的资产的。

抽烟的先生们,也是有各种的选择,最便宜的哈德门,骆驼,就只要五只铜板一包。

家里的小童,是很好糊弄的,给一只铜板,他拿出去买糖,饴糖,梨膏糖,牛扎乳糖,也是有很多种选择的。

小资之家们也会在娱乐上花一点钱,如果去大世界游乐场玩上半天,大人的门票,也只要铜元二十只,小童就只要十只。可玩的东西极多。

上海的文明茶园,可以边饮茶边听曲,本帮戏,苏州弹评,坐上大半天,每人是二十五个铜板。

如果想看一场新式的电影,每人二十只铜板也够了。一家四口子,倘若肯花一块钱,那就是大戏院里最顶级的好位子了。碰到时间上找的好,包厢也是可以进去坐一坐的。

作为一个小资之家,黄包车自然也是要坐一坐的。二十只铜板的起步价中,上海的几个租界是可以跑遍的。当然您如果想去浦东,那就要再议论一下价格了。

如果十分想节约,坐那种叮叮当当响的双层电车,就只要两个铜板了。

民以食为天,米价也是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一只大洋能买大米六十斤或者白面粉五十斤,又或者玉米粉八十斤。所以由此可见,会算计的上海人手里有一块钱,是决计不会被饿死的。

还要说一下房价,

在上海租房,好地段,石库门一层楼,通电灯,带自来水,月租金是十块大洋,住上这样的房子,就可以算是小有资产之家了。

如果要再节省一些,住砖瓦结构的房子,铺着地板的那种,有厨房,电灯,还有下水道,看着也算是过日子的体面人家,租金只要八块。

如果是那种苦哈哈的工人,他们不是租房,是租地的,半亩地的租金一般都是每年两百块,穷人们20户人家分摊这半亩地,平均下来每月的花费不到一块钱,他们自己收集材料,搭建各种棚子居住,条件是有些差了。可是遮风挡雨,勉强也能活命了。古代的贤士,还很诗意的,把这种方式叫做“结庐而居”。

大上海十里洋场,繁华的租界区,水门汀的马路上人来车往,小贩们会喊:

“香烟瓜子”

报童们用清脆的声音喊着:

“号外号外”

小资之家的先生们识字,自然都会扔一只铜板出来,换一份报纸,带回家去,摘下帽子,脱掉外衣,优哉游哉的慢慢翻看,然后眼睛瞪到老圆:

“平安制药厂招工,普通工人日薪一元,高级技工面议。”

每天花一块钱,就能换的上海人体面的小资生活了。

可是现在,平安制药厂的普通工人,日薪竟然也是一块钱。又一次的,报纸上,民间的议论里,炸开了锅。

一块大洋是多少幸福?

不熟悉的人之间客套寒暄,都是尽量避免谈到钱财的,因为每个人对钱财的看法都是各不相同的。

可是如今,有一家名字叫平安制药的工厂,准备要和整个世界聊一聊。

它认为,最最普通的工人,也应该有一块大洋钱以上的日薪。不服气的,咱们辩一辩。

------------

084一块大洋是多少幸福(二)

对于如何用钱,每个上海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有些人就计划成了金融大鳄,钱少的大部分人也计划出了自己的舒适小日子。

苏州挨着上海很近,有一些故事,据说是苏州人编排上海人的。上海人到苏州玩,进一家大饭店。

“老板,大闸蟹有乏?”

饭店老板点头哈腰:

“有,有,今天早上刚到的,来几只?”

上海客人又问:

“老板,鱼翅有乏?”

饭店老板殷勤周到:

“有的有的,排翅散翅都有。”

上海人继续问:

“燕窝有乏?鲍鱼有乏?三星白兰地有乏?”

饭店老板点头:

“都有都有。”

上海人看看手表:

“今天时间不够啦,浓给阿拉每人上一碗白面,香菜,蒜汁,醋都拿过来,阿拉自己加。”

白面就是白水煮面条,价格是一个铜板一碗。

这个苏州人编排出来的苏州评弹段子,还有市场买菜的版本,在菜场把所有的菜都问一遍,最后要一根小葱。从晚清就开始流传,传了一百多年,大约是因为这个小场景很能反应上海人眼界开阔,又精打细算吧。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金融和贸易的中心,政界,金融,工商,文艺界,英雄豪杰辈出,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多么巨额的财富,都是靠一枚又一枚的银元累积出来的。也可以分解成一枚枚的银元。

在普通人的眼睛里,一枚大银元,真的是有磨盘一样大。

平安制药工厂,开给普通工人的日薪,就是一个大银元。

桃花居,

杏子吃完了饭,就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拿一本厚厚的英汉字典,在吊灯冷白的光里默默背着单词。

院子外有熟悉的汽车鸣笛声响起来,又是周家的两个少爷过来了,他们是每天都要来点一次到的。

杏子起身,打算去找大小姐,却看见张美溪已经扶着楼梯,慢慢的走了下来。

因为杏子一个人在背单词,所以只开了墙角的一盏吊灯,吊灯的冷光照在张美溪身上,在她身后投射出一个巨大的虚影,巨大的黑色影子跟着她移动。

杏子心里一惊,快走几步,揽住大小姐的肩膀,引着她在客